2008年,次贷危机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并将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卷入其中,世界经济的总体形势趋于严峻。在这种情况下,我国2008年宏观经济的表现错综复杂。为推动经济增长,我们提出了宏观经济实现“√型”复苏的方案,认为现阶段应全面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体系,相关的政策措施既着眼于“保增长”,又必须适时、适度地“促调整”,将克服危机影响和实现长远发展结合起来。
我国经济增长目前处于增速“拐点”的下行区间。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原来为经济高速发展所掩盖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纷纷显露,再加上高速发展时期留下的问题积淀和外部经济因素的困扰,我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环境开始出现波动,甚至出现衰退的压力。为保障经济快速稳定增长,按照200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我国出台了以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为支柱的宏观经济调控方案。这一方案是“双松”型政策搭配在我国目前经济形势下的科学表述和运作原则,从政策效果看,有助于推动经济实现“√型”复苏。
一、宏观调控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
2008年是经济波动异常剧烈,经济形势骤然大幅变化的一年。宏观调控的目标也罕见的一年三变,从“双防”到“一保一控”再到“保增长”,政策跟随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而作出新的部署和调整。从2008年年末的情况来看,我国宏观经济处于经济增速“拐点”的下行区间,以“保增长”为首要目标,形成以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为支柱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
在政策取向上,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承担改善经济运行环境和提供增长“能源”的责任,政策的着力点有三:第一,调动市场积极因素,恢复市场活力,提高经济运行的弹性和自我修复能力;第二,为积极财政政策的推行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提供必要的空间,既减轻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成本,又通过提高“乘数”和减少“挤出”保障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第三,为克服经济中的问题和矛盾提供支持和便利。而新积极财政政策则是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直接动力和引擎,其调控的着力点首先是“保增长”,全力拉动经济离开临界衰退风险的“泥淖”;其次是“促调整”,为新一轮经济增长提供更先进的模式和基础;再次是“推改革”,通过承担改革成本和提供支持等办法推进相关领域的改革,从而优化经济运行机制和模式,缓解经济下行区间的各种矛盾冲突;第四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既是政策的目标,又是政策的本身,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可以使我们的积极财政政策获得最坚实的运行基础和最可靠的价值标准,可以使宏观经济调控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一致,可以使我们未来的经济前景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建议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政策考量重点就在于“适”、“度”二字。“适”是指政策措施和实施方案要合适、适宜,政策措施能够低成本、高效率的实现政策目标;“度”是指政策力度要处于适当的区间,虽然政策超调难以避免,但也不可过度放任政策实施。根据宏观调控体系中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责任、性质和作用,我们对目前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实施的建议方案如下:
1、利率政策。利率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一个重要的价值信号,它既是资金的时间价值,又是投资的衡量成本,还是决定储蓄与资本形态的核心要素,在外向型经济条件下,利率水平还是决定汇率走势的重要因素。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央行在2008年四次下调利率,目前存款利率为2.25%,贷款利率为5.31%,名义利率高于美国、日本和欧盟(欧元区和英国)的水平,尚存有一定的下调空间。
由于贷款利率对市场投资和资本形态选择等问题有着直接的影响,建议在2009年上半年,能够继续较大幅度地下调贷款利率,以重启投资需求,保障房产、证券等资产价值,维护宏观经济稳定。对于存款利率也建议能够继续下调,一方面与世界主要国家的低利率水平相衔接,维护人民币汇率的正常水平,另一方面为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提供良好的环境和空间。鉴于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状况和金融危机以来坏账上升的趋势,对于存贷款利差我们仍然建议保持3个百分点左右,以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2、汇率政策。汇率是两种货币的比值,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对贸易、投资和国际金融市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的总体趋势始终保持升值,这种强烈的市场升值预期和缓慢升值的汇率政策,给我国经济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
从目前情况看,人民币对美元维持在6.83左右,这一汇率略低于江苏省公布的65家重点纺织企业的平均换汇成本,为维持宏观经济形势的稳定和促进就业,建议能够积极引导外汇市场降低汇率至6.93左右,并通过购入大宗商品增强国内资源和能源储备的方式对冲升值压力,从而在较长的时间内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为企业扩大出口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3、货币供应量。央行的基础货币发行提供的是高能货币供给,对市场的流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金融系统内的流动性比较充裕,只是由于市场不确定性增强和银行“惜贷”等因素的影响未能有效供给市场。
我们不建议大幅度增加货币供应量,沉淀在金融系统内部的流动性可通过财政贴息和部分补偿的方式予以引导和释放,从目前情况看,过度增加货币供给一方面政策效果难以保证,另一方面可能导致危机过后的严重通货膨胀或者加重危机形成“滞胀”。我们认为,2009年的货币供应量的增幅应控制在17%以内。
4、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是央行对商业银行流动性进行指导和调控的重要手段,严格地说,存款准备金作为金融稳定工具的意义大于其经济调控作用。2008年,我国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从目前情况看,存款准备金率仍有较大的下降空间,但考虑到存款准备金手段的安全功能,建议审慎使用该手段。
三、“√型”复苏的含义与实现思路
所谓“√型”复苏是指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控制住经济下滑的态势,“保”住经济的正常增长,但并不急于迅速拉升经济增幅,而是在保证经济有序增长的情况下,通过政策搭配和组合运用逐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推进各项改革,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良性、持续、稳定增长。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