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舆情事件大规模发酵前,往往会经历一个发展过程:敏感舆情事件出现早期,相关问题与矛盾刚显露出苗头,具有引发舆论关注的部分传播特征;随着事件的传播,包括传播速度、传播范围、意见倾向等要素在内的舆情热度上升,具备大部分引发舆论关注的传播特征。依据这一过程,舆情预警主要包括舆情态势扫描、预警等级判定、舆情走向研判三方面工作。
舆情态势扫描
1.舆情传播分析
舆情传播情况一般包括传播数据、传播路径和传播走势。传播数据须包含新闻媒体和网络自媒体两大类,如有条件,可附加线下动态。新闻媒体一般按照媒体影响力、类型分别描述;自媒体也应按照论坛贴吧、微博、微信和问答平台、网络直播等新兴传播形态进行区分。传播路径指舆情在一定时间内从产生到扩散,以转载、转发媒介(媒体及自媒体)等为节点构成的传播过程。传播走势一般以小时、天等时间单位为节点,检索舆情事件各个时段传播量,绘制传播走势图,以此观察舆情发酵的状态和趋势。
2.舆情反馈分析
舆情反馈主要指事件中媒体、活跃网民、一般网民等的看法。在相对比较粗线条的“支持与否”标准外,舆情反馈分析还要考虑各方是否理性表达,各方在相关议题上的共识程度两大指标。在定量分析中,通过文本分析,可以实现对观点和言论支持程度、理性程度、共识程度的测量,以此搭建舆情反馈的三维评价指标,对各方观点进行相对精准和科学的分析。当然,大部分舆情预警时间紧迫,操作者在快速浏览信息时如果有意权衡三方面维度,应能避免对舆情反馈出现明显的判断失误。
3.舆情主体分析
舆情预警中,对舆情事件参与主体的分析不可或缺。以舆情事件初期关注的网民为例,舆情预警可通过系统化采集,分析话题关注者特别是活跃参与者的参与平台、地理分布、身份特征、粉丝数乃至职业、兴趣分布、表达习惯等方面特征,绘制舆情参与群体画像,为舆情研判提供指导。
预警等级判定
舆情预警根据舆情事件的影响力,一般分为重大、较大、一般三个等级。舆情预警等级的判定主要考虑内容敏感性、渠道影响力、传播态势三方面指标。其中,内容敏感性指舆情事件或现象涉及内容的重要或敏感程度;渠道影响力指舆情首发媒介和传播媒介的自身影响力;传播态势如前所述,是预警事件或现象在全媒体平台的传播情况。与预警等级对应,这三方面指标也需相应进行分级。以三个指标的三个等级的交叉组合获得综合预警等级。
舆情走向研判
舆情事件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这是舆情应对和处置面临的主要挑战。因此,对于舆情走向和发展趋势的准确判断,是舆情预警重要价值所在。
舆情走向的研判,可以从舆情事件或现象的传播扩散、传播焦点转移、各方观点倾向变化、各方介入情况及舆情环境等方面着手,为后续舆情应对提供较全面参考。
1.传播扩散
传播扩散主要指舆情事件的扩散路径,不同的扩散路径代表不同的舆论关注预期。一般来说,来自网民爆料的敏感信息,舆情预警在梳理网民观点、跟进关注情况的同时,还需要研判媒体介入报道的可能性和报道方式等内容;如果网民爆料后,已经有媒体介入报道,舆情预警则需观察和评估有关报道的内容倾向、转载情况等。相比之下,来自媒体首发报道的信息,舆情预警也需要预判有关报道内容在网民中可能引起的反响,评估报道在社交媒体的扩散情况。
2.传播焦点转移
传播焦点转移经常出现在舆情事件发展的中后期。传播焦点的转移,根本原因是舆论关注矛盾焦点的转移。促成这一转移的,既可能是新事实或细节的披露,也可能是媒体或涉事单位的主动引导。传播焦点转移是舆情走向研判的重要环节。
3.观点倾向变化
舆情向不同传播渠道的扩散,舆情关注焦点的转移,势必引发舆论场观点倾向的变化,这一变化是舆情走向最直接、最显性的表征。近年来,经历了形形色色的反转舆情,有些舆情事件前后舆论态度变化之大让人咂舌。但在舆情预警中,应更关注相对细微的观点倾向变化背后,舆论心态和情绪的波动,用见微知著的方法提高预警分析的预见性。
4.各方介入影响
如果将舆情类比为博弈,不同舆情主体的介入,都是对已有舆情态势的冲击。在舆情事件中,有的介入能消除信息不对称,带来舆情博弈的平衡,提高舆论的理性与共识。还有一种介入则可能打破博弈僵局,直接导致涉事某一方溃败。因此,在舆情预警中,对涉事各方介入情况的评估必不可少。对各方介入的评估,应视情况考虑监管部门、新闻媒体、专家学者、竞争对手、合作方、(事故或纠纷的)受害人、律师等各方面因素,研判其介入时机、介入方式、介入程度和产生的影响。
涉事主体的舆情应对是各方介入的重要内容,因应对失误导致舆情发酵的案例已不鲜见。主要是通过观察舆情应对当事人判断和化解舆情危机的能力与水平。关于舆情应对的分析,可以从官方响应、信息发布、公信力、动态反应、问责处理、应对技巧六大角度进行梳理,评估舆情应对的特点、优点、缺点、经验、教训、态度、策略等内容。
5.舆情环境因素
在舆情研判中,舆情传播态势和舆情事件中利益相关方的变化是相对显性的。热点舆情预警的态势研判,还有必要再向纵深拓展,挖掘舆情事件背后相对隐性但显著影响舆情走向的推动因素。比较常见的因素是社会思潮、公众心理和社会矛盾基本面,这三者是大部分公共治理相关舆情事件背后最重要的潜在影响因素。社会矛盾基本面是公众心理形成的基础,公众心理又影响社会思潮的变化。但这一路径也不是线性的,社会思潮也可以通过社会矛盾的载体作用于公众心理,进而在特定舆情事件中表现出来。
近年来引发舆论热议的湖南宁武瓜农案、“12·13”山西讨薪亡人事件、杨改兰案、上海女逃离江西假新闻事件等,大多触及基层社会治理、社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网民参与表现出对公平正义的吁求,但也不乏极端、激进心理。
此外,行业特点、政策背景、历史因素、关联话题、媒介传播特点等在影响舆情事件发展方向和方式上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历史的视角是舆情研判的重要方法,在一些广泛触及政治与社会议题的舆情中,历史与现状交织,舆情研判需要明晰相关议题主要的历史发展脉络,找到该议题的现状在一个历史视野中的定位,提高舆情研判的观察立足点,扩大舆情研判的历史纵深。
从舆情全流程处置的角度,舆情研判后应当有舆情处置和形象修复的建议,但舆情建议的提出,需要建立在具体事件在上述研判语境之下,本文不再讨论。
从静态预警到动态预警
前文介绍了舆情预警的分级方法,类似使用相对固定的指标体系进行的舆情预警,我们称之为静态预警。静态预警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首先,静态预警是一种被动预警,根据经验预设的敏感话题、传播渠道、传播态势三大方面内容和数据的预警指标适应性存在时效问题;其次,静态预警指标体系的调整依赖人工经验,缺乏来自数据和案例的科学支撑,指标体系对作为预警对象的舆情事件的反馈滞后乃至缺乏。
因此,热点舆情事件多发单位的舆情预警,应考虑舆情系统通过大量案例积累进行自主学习,根据舆情事件的反馈调整预警指标体系,形成流程优化的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