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段文锋忙得不可开交。2015年底,依托他所在的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雨虹”),科技部批准建设特种功能防水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该实验室的负责人,从组建团队、制定研究计划到寻求合作,段文锋一刻不敢松懈。
挂牌建设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段文锋既尝到了甜头、体会到基础研究的价值,也面临挑战与压力。这是诸多建设中的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缩影。
引导科技资源向企业倾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段文锋记得,2002年博士毕业来东方雨虹时,当时的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研究所只有一两名检测人员,根本没有像样的研究。其后10多年,虽然公司的研发人员不断增多、研发实力逐渐增强,但研究内容和方式并没有实质的进步,对高端人才也缺乏吸引力。2015年,段文锋看中9名博士生,发出的工作邀约都被拒绝了。
2015年底,依托东方雨虹,科技部批准建设特种功能防水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有了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个平台,我们也能做高质量的基础研究,人才在这里有用武之地,吸引力大大增加。”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已经逐渐成为社会的共识。早在2006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就明确表示,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十九大报告也强调,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然而,我国创新资源主要集中在高校院所,企业创新能力总体依然薄弱。为引导科技资源向企业倾斜,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相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依托企业建立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其中重要的尝试。根据科技部的构想,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面向社会和行业未来发展的需求,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竞争前共性技术研究,研究制定国际标准、国家和行业标准,聚集和培养优秀人才,引领和带动行业技术进步。
科技部2016年12月发布的《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2015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正在建设和运行的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有177个,基本涵盖了国民经济建设的主要领域,包括材料、制造、能源、矿产、医药、农业、信息、交通等。段文锋所在的特种功能防水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是2015年批准建设的第三批75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
从“短平快”研发转向前沿、原创的基础研究
做基础研究,段文锋遇到的挑战比想象中多。
首先面临观念的转变。“以前基本是看什么卖得好就做什么。我们的很多研发方向都是一线业务员提出的,做‘短平快’的研究”。段文锋说,过去,行业里根本没有人做“虚”的基础研究,一些企业甚至连个正经的技术人员都没有,找到一个配方就开始生产了。
做有基础性、前沿性的研究则完全不同。“我们不再是解决别人提出的问题,而是自己去开拓,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技术规划”,段文锋说,“不再以很快赚钱的思维想问题,我们才发现值得研究的东西太多了。比如,目前对环保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能不能利用生物材料做防水材料,让防水材料智能起来。每个方面思考下去都是全新的路径。”
段文锋把研发中心人员一分为二。一部分继续跟进市场做研发,另一部分则到实验室做基础研究。不论在哪个岗位上,他都提醒研发人员:做什么,比怎么做更重要,要有做原创研究的意识。为了激发研发人员的积极性,研发部门也调整了考核方式:考虑到基础研究需要较长时间出效益,在企业内部建立了研究与工程的双序列职业晋升通道,从事基础研发人员的奖励不与业绩直接挂钩。
目前,段文锋组建了一支近70人的基础研究团队,可还是有些捉襟见肘。“从前不知道还要做啥,现在是觉得有做不完的事。”段文锋意识到,研发中心原有的人才结构没有达到从事高质量基础、原创研究的要求,人才是他眼下最操心的事。
与高校院所良性互动,规划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建期是5年,到时会从成果、人才培养等多方面进行考核,没有达到指标要求就可能撤牌。实验室既要制定、规划出正确的发展方向,还要与高校院所开展可持续的互动。”段文锋说。
高校院所专家擅长做基础研究,但不一定了解市场。段文锋的愿景是:通过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梳理出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规划出细分研究领域,并向高校院所专家提出需求,搭建企业和高校院所的桥梁,形成良性互动。“由企业提需求,借助高校院所的研发力量,引导他们关注行业的基础问题也是国际科技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段文锋说。
眼下,段文锋正联合四川大学的王琪教授,就难再生废弃高分子材料高效利用技术进行合作,并成为实验室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以前,我们关心专家的成果能不能马上投入生产,现在问的是能不能结合专家的专长做基础研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就是成果转化的过渡平台。”段文锋说。类似的合作,他手头正推进着好几个。“在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我们不是单纯谈钱,是为行业、国家解决技术问题,合作双方的荣誉感也更强。”
合作有进展,也遇到了困难。“做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项目,对高校院所教授专家的考核晋升没有太多直接作用。而且这些基础研究课题不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课题经费不可能太多,因而很难找到愿意花较大精力的高校合作者。”段文锋说,“建设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不能只是挂个牌,还应该有后续的制度来保障和支撑。比如,是否可以将在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工作,纳入到既有评价体系中,提升高校院所参与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段文锋介绍,目前建设特种功能防水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经费由东方雨虹承担,虽然基础研究经费有限,但对企业来说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投入。为了激励专家,实验室只能在发论文、申请专利上给予奖励,并允诺如果研究成果未来转化,可以根据销售收取一定比例的提成。
“我希望愿意与实验室合作研究的专家越来越多。我们可以从中筛选出最切合需求的团队,联合研究,做出一流成果,更快地提升行业水平。”段文锋说,“只有高质量的科技资源流向这个行业,不断创新,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才能承担起对接产学研合作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