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华侨城集团修复改建后的成都安仁半边街街景。 资料图片 |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景,也是城镇化的目标所在。如何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文化+”应发挥什么作用?近日在成都安仁古镇举行的第二届安仁论坛上,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和城镇化成为与会嘉宾讨论的核心话题。
打造“世界博物馆小镇”
“一切都那么熟悉,却又增添了不少新鲜气息。”这是不少去年参加过首届安仁论坛的嘉宾,今年再度走上安仁古镇街头时的共同感受。
巷子还是原来的巷子,诱惑舌尖的美味已天南海北。有正宗、地道的川菜和小吃,也多了口味绝佳的粤菜、淮扬菜甚至是欧洲饮食。
老屋还是原来的老屋,内容却早已焕然一新。能浏览极具冲击力的安仁双年展,也能看到来自释迦牟尼佛的故乡尼泊尔国家博物馆的珍藏品。
剧院还是原来的剧院,直击内心的演出却猛然多了起来。建川剧场有川军将士壮怀激烈、报效祖国的心声,民国公馆里上演着“今时今日是安仁”的传奇……
华侨城集团进驻之前,安仁古镇是个文化富矿:拥有全国闻名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刘氏庄园,有中国最大的民间博物馆群落、国家4A级旅游景区——建川博物馆群。据统计,古镇中目前有保存完好、中西合璧的民国公馆27座、文保单位16处;37座现代博物馆陈列着800余万件藏品,其中包括343件国家一级文物,其规模和价值在全国同类小镇中首屈一指。
博物馆是安仁古镇成名的“独家秘方”,也是安仁的核心优势。弘扬安仁的博物馆优势,打造全新的博物馆文化产业链是个好路子。从两年前与当地政府开始接洽到完成签约再到实施推进,华侨城致力于梳理、整合古镇文化资源,形成以博物馆(群)为核心,将文创、会展、教育、美食、影视、音乐等内容与博物馆产业紧密结合的完整产业链条,努力打造“世界博物馆小镇”。
一年多来,华侨城人大胆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乡村和城镇等多种文化要素熔为一炉。“如今来到安仁,人们不但会对此地一脉传承的文化之根由衷赞叹,也会为这条文脉孕育绽放的朵朵奇葩而欣喜。华侨城就是希望通过努力,为社会提供更丰富的文化体验。”成都安仁华侨城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卢红纲如是说。
“文化+旅游”丰富小镇内涵
近日发布的《中国传统村落蓝皮书》列出传统村落保护的五大挑战,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过度商业开发、“空心村”现象等,再度引发人们的思考:我们今天的城镇化,应该如何统筹兼顾?
在华侨城看来,以人为本、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特色小镇发展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特色产业是小镇生长力的根基。”北京市政府原副秘书长张玉平认为,在产业选择方面,特色小镇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为驱动,注重产业的独特性、关联性,以及是否容易形成规模;在产业规划方面,注重空间分布的特点,具体包括投资、融资规划,建设规划和顶层设计规划,为特色产业导入做好充分的准备。产业的培育壮大,一方面靠政府支持、鼓励特色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构建品牌优势,从内容和空间上实现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
华侨城集团在全国范围内积极谋篇布局,以“文化+旅游+城镇化”的创新发展模式,推动新型城镇化战略落地和特色小镇建设,一批新项目先后取得重大突破,包括与云南、海南、西安的全面战略合作,响应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做的多点布局,以及在四川、华中、华东、深圳等地落地的大型综合项目、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等。
在四川成都,华侨城集团与大邑县政府、双流区政府、龙泉驿区政府签署合作协议,打造安仁、黄龙溪、洛带几大古镇,通过资源重整和升级改造,打造具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产业优势的特色小城镇。
在西安,华侨城集团以“大遗址、大秦岭”为定位,结合“周、秦、汉、唐+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思路,展开“1+7”系列重大项目建设,打造斗门历史文化名镇、沣河诗经文旅小镇等。
在深圳甘坑新镇,华侨城集团以丰厚的客家传统文化积淀为根基,通过对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凉帽”这一元素进行深入挖掘和包装,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小凉帽”IP,小有名气,并结合旅游度假、休闲、美食、养生、酒吧、酒店、婚庆等,打造完整的文化旅游产业链。
在一系列特色小镇项目中,华侨城集团积极探索如何以“文化+旅游+城镇化”发展模式完善小镇产业布局、提升小镇“生长力”,为完成其2017年初拟定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力量
在本届论坛上,如何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力量,也成为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
国务院参事忽培元认为,我国的城镇化再也不能走欧洲城市化的老路,不能以量的增长取代质的提升、以劳动力的盲目进城廉价地推动城市建设。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应和乡村振兴融为一体、协调发展,把提升乡村质量、城市品质作为指导思想。
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说,城市是一个民族文化情感记忆的载体,历史文化是城市内容的关键。在城市建设中,我们不断增大历史文化街区镇村的传承保护力度,延续城市根脉,让居民能记得住乡愁。同样,在建设发展特色小镇中,我们要注重保护和传承小镇历史格局,顺应地形地貌,保持现状,延续传承风貌,下足绣花功夫,培育小镇精神和文化标识。
“特色小镇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有机主体,要注重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张玉平说,特色小镇建设一方面要全面提高产业宜居性,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使特色小镇的特色不仅体现在产业上,更体现在人的生活方式和小镇文化生活各个方面。同时,要注重产城融合发展。在小镇的建设过程中,兼容产业特色、生态宜居以及居民的意愿,推进“文化产业+小城镇+企业”“环保产业+小城镇+企业”“旅游产业+小城镇+企业”等多元化的融合发展模式。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兼党委副书记李迅说,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注重补齐文化的短板。农耕文化是中国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类型,崇尚尊重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特色小镇要把传统农耕文化和现代城市文化进行连接,做好连接工业文明和农耕文明的纽带。
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郭杰认为,新型城镇化的未来发展,一定离不开大文化的概念。也就是说,依托文化资源的基础考虑城镇化建设,才可能有可持续性。历史留给我们丰富的资源,在这样的资源上进行传承与发扬,也就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也才能更好地惠及人民。
华侨城集团党委常委、中国旅游景区协会会长姚军说,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华侨城文化旅游项目给当地人民带去欢乐和品质生活的享受。目前,华侨城集团确立了“文化+旅游+城镇化”的发展战略,不仅为自身带来快速发展的推动力,也有利于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为人民的美好生活增添更多精彩。
《 人民日报 》( 2017年12月25日 21 版)
(责编:王仁宏、曹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