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大战已经结束,但多次被提及的异地高考挑动着诸多外地考生的神经。今年年初,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关于异地高考改革方案“年内出台”的表态振奋人心。2012年3月,山东率先突破高考户籍限制,从2014年起将允许外地考生参加山东省高考。各省纷纷酝酿“开放”时间,一轮旨在突破异地高考壁垒的攻坚战正拉开大幕。
鲜为人知的是,在福建晋江的一所普通农民工子弟学校,凭借“摸着石头过河”的无畏与胆识,率先打出了一记异地高考擦边球。“异地高中班”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的力量,适时地解决了部分随迁子女跨省就学的难题。
千里赴考
为了改变随迁子女“初升高”的回乡命运,2009年,经过一番调研,温玉泽有了“异地教学”的设想,并决定以自己家乡为起点,创办“异地高中班”。
2012年6月2日清晨,荆山加油站,一辆大巴车正静静等待。除悬挂在车头寓意喜庆的大红花外,“川渝考场争冠亚,荆山学子报校恩”的横幅也格外引人注目。这一切,似乎预示这辆车正承载着不同寻常的使命。
不远处,福建省晋江市荆山外来工子弟学校的20名应届高考生整装待发。作为这批特殊“学子”,他们即将由此奔赴高考“战场”——远在2000公里外的“家乡”四川广安、重庆垫江。
荆山学校拥有小、初、高三个教学段,其中300余名高中部学生,来自“川渝皖赣湘鄂贵”六省一市,分别就读于“皖赣班”、“川籍班”等以省区冠名的班级中。整整三年,他们在祖国的东南沿海地区——福建,学习家乡的教材。在老师略带乡音的授课声中,他们将回到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
这所“异地高中班”创办于2009年,堪称国内首家以全新模式挑战异地高考难题的教学点,甫一问世就受到了当地教育界的关注。对于当地数量众多的外来务工人员而言,能让子女就地学习原籍教材,“这是赶上了好机会。”
“也是没有办法。”罗玉萍对三年前的夏天记忆犹新。来闽11年,女儿何玲在福建长大、学习,全家人也在此打工、生活。而这一切,却在孩子“初升高”时犯了难。由于高考受户籍限制,加上各省份高中教材不同、高考命题不同等客观因素,绝大部分随迁子女在初中毕业后,都将面临“留守”与“异地”的选择。“如果没有这所学校,也许我们早已举家回乡,或分隔两地。”罗玉萍说。
异地办学
回溯这一全新办学模式的缘起,不得不提及包工头出身的温玉泽。
47岁的温玉泽来自重庆垫江,从“打工仔”到“包工头”,带着一群老乡在晋江创业生存。20多年里,他亲历了当地经济的迅猛发展,在生活条件得以改善的同时,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也随之而来——随迁子女的就学升学,成为许多老乡共同的心病。
“每到开学,总有不少工人带孩子回家,或者不再回来。”2004年,温玉泽负责承包晋江市教育局宿舍建设,因用工短缺导致工程延期,也因此和当时教育局工会主席林朝阳有了更多接触。林朝阳提醒温玉泽:“外来工近年来越来越多,本地的教育资源一下子也跟不上,你不如去办一所外来工子弟学校吧。”
就这样,一个基于现实需求的初衷,让温玉泽走上了此前“想也没想过”的办学之路。自2006年首批学生入校后,从小学到初中,再从初中到高中,温玉泽的学校规模逐渐扩大。为了改变随迁子女“初升高”的回乡命运,2009年,经过一番调研,温玉泽有了“异地教学”的设想,并决定以自己家乡为起点,创办“异地高中班”。
在走访了两地教育部门后,理想与现实的碰撞迎面而来。最终,经多番沟通,荆山学校在2009年实现了与四川、安徽、江西、重庆三省一市的对接,确定了“异地高中班”对接的几所民办中学,荆山学校成为这些中学设置在晋江的教学点。
“全部采用所属省份的教材、教辅、复习资料、试卷等,根据对接中学的教学安排、课程设置和进度表开展同步教学,保证教育教学、考试的接轨。”这是温玉泽在第一届“异地高中班”招生时作出的承诺。
然而,从设想到落地,仍有一段漫长的路。起初,学校因为学籍、师资、配备、能否会考、能否高考等问题而备受质疑,第一届只招收到43名学生,咨询的多,报名的少。
会考前夜
“异地高中班”与原籍学校的教学质量、进度到底相差几何,高三物理老师尹真银用“大同小异”来评价。为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荆山学校整整磨合了三年。“我的四川普通话,孩子们刚开始听不太懂。”尹真银笑道。他是第一批跨省教学的教师之一,教授闽南口音的“小老乡”,是他退休后的特别尝试。
而面对内容多有重叠、侧重点不一的各省教材,教师们借鉴了大学里“大小班”的授课模式,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率。“江西的考试大纲差别较大,我们就安排10多个老师围着8个学生转。”
2010年,“异地就学”模式在跌跌撞撞中进入到第二年。也是在这一年,首批“异地高中班”开始面临高中会考的压力。能否会考?成绩是否有效?这些隐忧迫使一些学生慢慢离开了。“把原籍的试卷运过来!在福建同步考!”看着相处一年之久的孩子回到了原来的轨迹中,温玉泽和教师们有了更多的不忍,他们希望无限量拓展“异地就学”的可能性。
此后,温玉泽开始了“飞人”生活,多次前往各地相关部门打报告、写申请。面对他的“异想天开”,对接地教育部门集体犯了难。“毕竟这不是一个县级教育局可以决定的,而需要上报到省级教育厅。”
温玉泽说,他理解地方的难处,但他更理解随迁子女的难处。在“荆山”就读的学生大多来自普通的务工家庭,仅往返两地考试的费用就要抵过父母上万件“计件付费”的活计。最终,在广安市教育局局长陈武林的促成下,川籍学生“异地会考”率先突破。而渝籍学生的会考经历,则由于重庆方面迟迟没有给出明确答复而显得“惊心动魄”。
“我们甚至想到连夜送学生们回重庆。”“渝籍班”会考前的那一晚,没有灯光,没有声响,只有温玉泽和校长坐在操场上焦急等待。“会考试卷明天由专人押运到晋江,后天同步考试。”晚上9点,来自垫江县教育局的电话终于响起。“我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喜忧参半
从43个学生到六省一市对接办学;从渝籍教师的集体出走,到留任老师的不懈坚持;从摸不到门路,到地方政府鼎力相助,忆起“异地高中班”成立这三年,温玉泽和同事们总有说不完的话、忆不完的事。
2010年,晋江市将荆山学校纳入全市的中招计划,“异地高中班”也得到更多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学生的报名人数翻倍增长,到2011年增加至200多人。“把学校办到务工人员聚集的地方去。”“异地办学”逐渐走上正轨,温玉泽将眼光放到了市外、甚至省外。他透露,2012年福建厦门、浙江温州即将复制该模式。
然而,一则随迁子女异地高考即将开放的消息,让温玉泽亦喜亦忧。5月28日,福建省教育厅对外公布,从2014年起,凡在福建省内高中有3年完整学习经历的外省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非户籍考生),可在福建就地报名参加普通高考,并与福建考生享受同等的招生政策。“异地高考”是温玉泽探索“异地会考”、“异地高考体检”后的最终目标。“多年的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我想,这也是无数务工人员的期盼!”
然而,福建省“异地高考”政策的明朗,无疑将对以“异地办学”为特色的荆山学校带来冲击,直接影响了刚刚开始的2012年秋季招生。“本来预计今年招生400名的,应该很难实现了。”高中教学点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是否还有生源?谈起学校的未来,教师们难免忧虑。
果然,随着“政策开放”消息的广泛传播,温玉泽接到了越来越多的家长电话,并成了义务解答员。“不是来报名的,是咨询政策的。”这一次,因为壁垒的打破,原本为探索“异地高考”而成立的“异地高中班”,走到了十字路口。
○摘自《民生周刊》2012年第26期
陈沙沙 文